一、前言:
嘉義蘭潭古稱紅毛埤,為三百年前荷蘭人所建。約民國90年左右,因久旱不雨
造成蘭潭水位下降,被人發現疑似有清朝古墓浮現於潭底。本文針對此事件提出一
連串問題,未來將試著蒐集更多資料補充且回答問題。
關鍵字:蘭潭、紅毛埤、荷蘭人、水下陵墓、古墓。
二、問題:
(一)如何發現?
1.發現者資料?
(1)天候與環境如何?
(2)時間?
(3)是否有看錯的可能?
2.是否有其他目擊者?
(1)共同目擊者
(2)時間差目擊者
3.是否有其他證據(如照片)來佐證?
4.這是否為首次發現?
(二)此墓是否具備考古挖掘價值?
1.此墓所葬何人?
(1)身分?
(2)年代?
(3)墓的造型風格?
(4)是何民族?
(5)規模如何?
(6)是否可能挖掘出具研究價值之陪葬物?
2.是否有此墓的資料?
(1)當地是否流傳類似傳說?
(2)當地地方誌或其他文獻是否有記載?
(3)探測儀器所測得之地理資料如何?
a.墓址定位。
b.墓頂水深多少?
c.墓址範圍?
d.埋藏琛度?
(4)墓塚規模如何?形式為何?
(5)外觀受損程度如何?
(6)外觀文字或圖案訊息可否辨識?
(7)內部是否滲水?
3.發現後有關單位是否有考古計畫?
(三)為何葬在水底?(水墓之意義為何)
1.原先就考慮做成水下陵墓。
(1)風水、民俗信仰。
(2)避免仇家破壞。
(3)防止被盜墓。
2.因地勢低漥,隨年代久遠積水而成。
3.地層下陷。
4.刻意引水做成水庫。(蘭潭為300年前荷蘭人所建)
(1)單純引水建造水庫。(如三峽大壩)
(2)仿造滿清方式,刻意毀壞風水寶穴。
(3)墓主(或其家族)與荷蘭人之間有糾紛而遭迫害。
5.與民俗有關。
(1)風水之說。
(2)當地民俗信仰。
(四)挖掘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
1.水的問題。
(1)潭水範圍大無法抽乾。
(2)滲水。
(3)水質如何?
(4)水壓是否造成作業問題?
(5)能見度的問題?(池泥易揚)
2.泥沙的問題。
(1)池底淤泥是否容易漂浮造成視線渾濁?
(2)爛泥含飽和水,易塌不穩固。
(3)池底淤泥深度?
(4)挖掘過程是否將造成古墓下陷或傾斜?
3.天候的問題。
(1)當地天候是否干擾作業?
(2)氣候資料
(3)天候是否穩定?
4.空氣的問題。
(1)墓中物品是否能接觸空氣?
(2)古墓是否能輸入空氣?
(五)挖掘工法
1.古墓若能暴露於空氣中。
(1)連續壁隔離,再抽水。(須先確定墓址範圍)
(2)由陸地挖U型潛洞至古墓下方。(將考慮墓重問題)
2.古墓無法暴露於空氣中。(作業人員佩帶呼吸器具)
(1)水下直接挖掘。
(2)墓上另加蓋隔離建築,內部抽成真空。(須考慮整體重量)
三、資料來源:
ETtoday電子報(附件)
台灣神鬼傳奇/蘭潭釣大魚必死人 魚精抓交替? 2007/12/09
http://www.ettoday.com/2007/12/09/91-2199296.htm
附件:
蘭潭舊名紅毛埤,三百年前歷史。
2007/12/09 15:28
記者吳瑞興/嘉義報導
位在嘉義市東郊山仔頂的蘭潭,它擁有相當漂亮的風景,交通也相當方便,但也因為太過
方便了,這裡竟然成了民眾的自殺聖地,在這裡有個傳說,如果在蘭潭釣到一條大魚,
那麼就一定會死一條人命,根據消防局統計,平均一年就有7條人命溺死在蘭潭,讓這裡
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走在提供嘉義市民生用水的蘭潭水庫,這裡原本的舊名是紅毛埤,在嘉義市文獻記載中,
蘭潭水庫是300年前荷蘭人建的,到日據時期才築堤成為現在的規模,因為歷史悠久,
蘭潭水庫被列為嘉義市訂古蹟,不過也因此留下這樣一個驚悚的傳說。
義消林克真指出:「別人早期有在釣魚的人,說每一年如果釣一隻大魚,差不多二、三十
斤以上,就表示,魚被你釣起來,絕對會發生一件溺水事件。」
傳說釣起大魚就會有人死在蘭潭,老一輩的人說,這都是因為在蘭潭底的魚精抓交替。
一位附近居民說:「用水也找蘭潭,心情不好也要跳蘭潭,就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我
小時候,那時候是差不多每3年就交替一個。」
從民國89年到95年,外地人來到蘭潭的自殺率日益攀高,在6年前,蘭潭因為久旱不雨
水位下降,竟然浮現了一座疑似清朝時期的古墓,更為蘭潭添加了詭異氣氛。
嘉義市消防局長龔永宏說:「男女兩個人,是繫著紅絲帶,一同投水的,那另外去年
我們也發生短短不到一個半小時,發生兩個無關聯輕生的民眾,在同一個地點投水。」
有自殺念頭的人來到蘭潭,縱使被人救了起來,還是會再來這裡,這種非死不可的念頭,
讓附近民眾感到毛骨悚然。在蘭潭附近蓋座將軍祠,希望能夠藉由神靈的力量,讓蘭潭
能夠平靜點。
聲明: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保障,版權歸spei0404所有,嚴禁侵權。
- Dec 10 Mon 2007 14:51
[考古]嘉義蘭潭疑似有水下清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